5.2 案例二:提高自动络筒生产效率
5.2.1 北方某公司的案例
北方某企业生产纯棉高支纱,络筒切疵数较高,生产效率偏低,且波动较大(见图11)。
图11 整改前的络筒生产效率
查看该企业的Loepfe Mill Master ESY版本报警纱图(见图12),发现疵点波动较大怀疑细纱牵伸系统有问题。
图12 Loepfe Mill Master ESY版本报警纱图
对细纱设备运行状态和上机工艺进行检查,发现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气动摇架的供气压力不合理,标准压力为170cN,个别机台实测摇架压力达到了250cN(见图13),造成条干、棉结数据异常。
图13 实测摇架压力
(2)部分上销架压力弹簧疲劳失效,前区弹性钳口加压不足(见图14),造成细纱管纱出现非连续性3.778m机械波。
图14 前区弹性钳口加压不足
对发现的问题逐台进行排查整改,整改后管纱纱疵数据明显下降(见图15、表7),络筒机的生产效率也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见图16、表7),由于络筒机生产效率的提升,该公司络筒机的开台数量也由原来的15台降低到13台,络筒工序的用工由原来的27人减少到了21人(见表7)。
图15 整改前后管纱纱疵数据对比
图16 整改后的络筒机效率
5.2.2 新疆某公司的案例
新疆某公司是一家大型现代化棉纺企业,主要品种是高档纯棉纱,平均纱支32支、细纱日产量45吨左右,有42台赐来福AC6D自动络筒机,络筒平均车速1300m/min,三班值车工每班14人,根据正常的供应计算,络筒工序不应该存在压纱现象,但实际上要压纱100筐左右。查看络筒切疵和生产效率统计情况,发现波动较大(见图17),百万米切疵数据平均在550个左右。
图17 生产效率波动曲线
通过对电清质量数据的分析,发现纱体异常,粗细节较多,特别是C1、C2、B1、B2位置出现密集的切疵点(见图18)。由此判断细纱牵伸系统存在对纤维变速控制不良的问题。
图18 异常纱体和切疵
根据分析结果对细纱进行逐台逐锭排查,发现细纱机牵伸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细纱机个别上销出现损坏情况,造成皮圈运行不稳定,见图19。
图19 细纱上销损坏
(2)个别锭位的上销无弹簧纺纱,造成弹性钳口失效,见图20。
图20 上销无弹簧纺纱
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后,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图21、表8),效率提升明显,细纱开始提速,络筒机的开台数量由原来的42台降低到38台,络筒工序的用工由原来的42人减少到了30人。为此,该公司在其它分厂也开始全面推进质量倒追管理体系。
图21 整改后的络筒效率数据
5.2.3 南方某公司的案例
南方某企业的主要产品是粘胶纱。该企业2018年7月份在三分厂开始推行质量倒追管理体系,截至9月份,络筒机的切疵数大幅降低(见图22、表9),效率提升明显(见图23、表9),细纱开始提速。并且该企业将在其他分厂全面推进质量倒追管理体系。
图22 整改前后的切疵数对比
图23 整改前后的络筒效率对比
5.3 案例三:解决JC140S纱140%棉结居高不下问题
某企业生产的精梳纯棉140英支紧密纺纱,客户反映140%棉结过高,影响布面质量,为此我们采用质量倒追管理体系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技术攻关。
首先,我们采集了该品种纱线的纱疵分级图(见图24)和纱线试验数据(见表10),对设计到140%棉结相关区域(涉及到A1、A2、B1、B2、C02、C03、D03、D021等级别)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图24 JC140S纱纱疵分级图(整改前)
其次,根据纱疵分布特点及在线试验数据,分析并列举出了影响该区域纱疵的相关因素:梳棉、精梳机类型及相应工作方式;针布选型、隔距、落杂等;精梳钳次;顶梳、锡林落棉比例;锡林、顶梳针型号及配合;快、慢钳次的落棉率差异;牵伸区总牵伸倍数;出条处张力;钳板闭合早晚;有、无顶梳落棉Afis中的棉结差异大小;不同精梳机的给棉方式;适合于纤维长度(lap的Ln)的落棉刻度及适合的落棉率;棉条、粗纱强力;并条速度;粗纱罗拉隔距等。
再次,根据上述分析,到生产现场进行一一对比排查,发现问题主要原因是精梳设备的运转状态不良和工艺配置不当造成的,为此要求维修人员按照设计维修交接技术标准进行整修,指导工艺人员对上机工艺进行优化调整。
设备整修和工艺优化后,再次采集该品种纱线的纱疵分级图(见图25),并对成纱进行离线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1)。
图25 JC140S纱纱疵分级图(整改后)
通过整改前后的数据对比可知,对精梳设备状态进行整修及工艺进行优化调整后,成纱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好转,其中140%棉结数据降低了96粒,电清纱疵直方对比见图26。
图26 成纱电清纱疵数据对比图
5.4 案例四:倒追客户反馈的异常问题
很多企业在收到客户反馈的筒纱质量问题后,往往无法迅速低确定该筒纱生产的机台号、单锭号、责任人、生产日期等,更别说倒追到细纱、粗纱、并条和梳棉了。为此,我们在狠抓各工序固定供应的基础上,设计了筒纱单锭标签,这样只要客户将有问题的筒纱标签拍照发给过来(见图11),我们就可以迅速、准确地倒追到细纱、粗纱、并条和梳棉各工序的机台号、责任人、生产日期等信息了。
图11 筒纱标签所包含的信息
6 结语
(1)质量倒追管理体系是一种提质量降成本增效率的好方法。
(2)建立和实施质量倒追管理体系可提升基层管理水平,提高基层人员素质。
(3)建立和实施质量倒追管理体系需要企业管理层高度重视。
(4)建立和实施质量倒追管理体系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5)建立和实施质量倒追管理体系要以数据对标管理为基础来开展工作。
作者:孙钱钱 中国纱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