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百问】质量控制100问「第十一弹」如何控制成纱中的小纱疵?

51.如何控制成纱中的小纱疵?

答:小纱疵形成的原因一:粗纱条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度较差,含有一些棉结和细小杂质,使细纱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有集结性变速的现象出现,从而在纱上表现出小粗节,这种情况在纺细支纱,牵伸倍数较大、浮游区较长时表现较为明显。

检查方法:1、迎光观察细纱的纺纱段,可见有雨点似的白星通过。2、拿掉绒辊,从浮游区上方观察浮游区的纤维运行状态,可见有结成小块的纤维团随须条移动。3、用食指指尖轻挑纱线纺纱段,使之从手指肚上滑过,可感觉得到有小粗节。以上三种方法用任一种检查如果出现上面所述情况,基本上可以断定纱上的小疵点是粗纱条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度较差造成的。
解决措施:减少配棉中短绒率和结杂含量(特别是未成熟纤维的死棉结含量);清花工序早落少碎;梳棉加强梳理效果,减少生条中棉结和细杂粒数;并粗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降低棉结增长率;细纱合理配置后区工艺,减小浮游区长度。
形成原因二:纱线上的长毛羽或附着在纱线表面上的短纤维经导纱钩、钢丝圈等机件的摩擦,聚集成团,或者是漂浮在空中、黏附在机件上的短绒随纱线的加捻、卷绕附着在纱线上而形成小粗节。
检查方法:拉出一段纱线,迎光看小粗节的形态是否松散,是否可以在纱体上移动或摘除。
解决措施:1、加强清洁卫生,特别是牵伸区的清洁卫生。2、按规定周期更换钢丝圈。3、经常检查导纱钩、钢领等机件的状态,及时更换起槽的导纱钩等。

52.纯棉32支,细纱牵伸倍数29.24,后区牵伸倍数1.2,机型FA503,粗纱定量:5.2g/10m;粗纱牵伸倍数6.38,产生0.295m的细纱机械波是什么原因?

答:通过很多资料表明,该机械波与细纱上下销牵伸组合件有关,是牵伸过程中该组合件高频跳动产生的。随着细纱牵伸倍数、前罗拉速度及粗纱捻度不同而不同。具体影响因素分析:1、由于牵伸过程中牵伸力与握持力、控制力与引导力的变化,以及胶圈运行中的阻力,使粗纱捻回上发生牵伸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上销组合件的振动。2、细纱“两大两小”的工艺原则,牵伸力的增加也会造成上销组合件的振动。
解决措施:合理配置上销组合件,保证上胶圈运转稳定。1、采用胶辊式中上罗拉,提高胶圈与中上罗拉的传动效率;2、采用内平光胶圈,减少弹性上销造成的上胶圈运行中的阻力;3、合理配置钳口隔距块。

53.粗细节纱产生有哪些原因?

答:粗细节从原料、工艺、设备、操作、温湿度这五个方面都会产生影响。粗略讲一下。一原料:原料的含杂、纤维的细度、纤维成熟度、纤维间的抱合力等都会影响纤维在加工中的棉结和短绒率,造成牵伸的不匀率上升,粗细节增加。二工艺:各打手的速度是否合理、对纤维的搓擦翻滚等是否控制合理、分梳的质量、牵伸中对纤维伸直平和度的控制、牵伸分配是否合理、摩擦力界是否合理等都会影响粗细节的产生并增长。三设备:设备的机械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机械波、是否采用先进的控制专件等。四操作:清洁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意外牵伸、纺纱通道是否光洁、生头的操作是否规范。五温湿度:温湿度的波动影响到纤维的可纺性,牵伸中牵伸力会发生波动而影响粗细节。

54.纺纱工艺设计时先考虑定量还是先考虑牵伸倍数?

答:工艺设计中定量与牵伸倍数是相关的。一般首先根据纤维性能、品种的要求以及设备的基本状态,确定各工序的定量,再计算出各工序的重量牵伸,再结合牵伸效率算出各工序的机械牵伸倍数。

55.单纱拉伸断裂性能测试方法和技术指标有哪几种?

答:单纱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从原理角度讲,目前行业内有等速伸长(CRE)、等速牵引(CRT)型和等加负荷(CRL)型几种,但是使用最为普遍和实用的是等速伸长型,这种方法可以更加实际地反映纱线在织造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目前,国内目前单纱强力测试标准(GB/T3916)就是采用等速伸长(CRE)型,一般夹持距为500mm,拉伸速度500mm/min。
乌斯特单纱强力测试有UTR(5000mm/min)和UTJ(400m/min)。测试技术指标主要有:单纱断裂强力FH;单纱断裂强度RH;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CVRH;单纱断裂伸长率εH;单纱断裂伸长率变异系数CVεH;断裂功WH;断裂功的变异系数CVwH;纱线弱环/强力FHp=0.1(全部试样中0.1%个试样的强力值低于此值),纱线弱环/强力FHp=0.01(全部试样中0.01%个试样的强力值低于此值)。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必须收藏】细纱挡车工操作法(上)

2020-3-9 15:48:36

纺织技术

【技术提升】“听课打卡,纺纱工艺质量大提升”活动月

2020-3-9 16:02:0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