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近日我公司接客户投诉,16支筒染纱布面条干不良。收到布样后,透光打底灯观察并没有条干不良现象,条干非常均匀(见图1),但平铺以某个角度观察,可以明显发现布面有起楞现象,而且三种布样的特征都是一样的,见图2-图4。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1 问题布样透光打底灯观察的效果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2 白色布样平铺观察的效果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3 浅蓝色布样平铺观察的效果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3 藏青色布样平铺观察的效果

从图2-图4可以看出,布面全部呈现凹凸不平的瓦楞效应,由于色差关系,深色相对视觉效果略好。为分析产生产生这种疵点的原因,我们对布样进行了拆解,并对拆解下来的纱线进行了质量测试,没有发现明显的质量问题,但发现在同样线圈个数的情况下,纱线环长有一些差异,见图4。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4 拆布测试纱线环长的结果

根据图4的数据,我们怀疑疵布问题是因调线机消极式喂入使纱线张力不匀造成的,或者是送纱盘卡棉造成的。与客户沟通改用普通机分别用我公司生产的16支纱和20支纱织造布样进行测试,结果16支纱仍然有同样的楞状条纹问题,而20支纱织造的布样则没有出现同样的问题。

为此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经实际测量发现50个线圈的布面实际跨度为48毫米。一个圈距约为0.96毫米(见图5)。而16支纱线的理论直径为0.235毫米(见图6),实际测量染色后的16支纱线直径为0.28毫米,一个圈距内有4个直径的纱干(见图7)。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5 测量线圈圈距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6 纱线直径理论计算公式

【技术】筒染纱布面瓦楞疵点的案例分析

图7 织物圈距与纱线直接的关系

0.28×4=1.12毫米,也就是说0.96毫米的范围内要挤进去1.12毫米的纱,自然线圈会被挤出去来,形成高低不平的外观。而20支的纱喂纱长度虽然没变,但纱线直径只有0.21毫米,4个直径0.84毫米,线圈有足够的空间容下4个直径的纱干,所以用20支纱生产的布面上就不会出现瓦楞现象了。

经咨询纱线网专家团队,唯一解决的办法是降低布面的横向密度,当然机台也要检查,粗支纱经过筒染后表面发涩,针织过程中很容易因刮擦起球而堵塞针眼,这是造成在第一次的布样测试过程中出现环长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素兰 远纺工业(无锡)有限公司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纺织技术

【技术】细小纱疵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2020-4-2 15:51:41

纺织技术

【技术】JFA226型清梳联高产梳棉机特点及应用

2020-4-7 11:43: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