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如何减小细纱支数变异系数CVb?
答:工艺上方面:1、要避开临界工艺点,减少牵伸效率的差异。2、工艺上机要统一,减少、杜绝台间、锭间工艺参数的差异。3、同品种尽可能放在同一个机型上生产,如同一品种在不同的机型上生产,要保证不同机型的实际牵伸倍数的一致性(在使用同样粗纱的情况下)。
操作方面:1、要避免破坏半制品的结构。如碰毛条子、挤压粗纱等造成半制品意外伸长、纤维损失、纤维排列错乱等情况。2、防止出现双股、多股纱现象。如粗、细纱断头附入邻纱;条头、粗纱头带入等。3、防止前工序的飞花附入纱条。4、及时处理牵伸系统出现的问题,如胶辊缠花等。
设备方面:1、保证牵伸系统运行状态的一致性,比如锭间的压力差异尽可能减小。2、防止出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如后牵伸牙啮合不良等。3、防止牵伸系统机件缺损。如后胶辊脱落、隔距块缺少等。4、同品种牵伸系统器材要保持一致。如胶辊硬度尽可能统一等。
其它方面:1、车间温湿度要保持相对稳定,减少剧烈波动造成牵伸效率的不稳定性。2、原料要相对稳定,原料变化较大时要关注牵伸效率的变化。3、原料的回潮率要相对稳定。4、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半制品质量,如要经常观察棉卷伸长率、粗纱伸长率的变化情况,并条重量实验要确保控制效果。
62.
怎样在细纱提速的情况下保证产品质量?
答:在提速情况下仍然保证产品质量,要从这几个方面抓起:
1、车速的提高必然会引起设备的振动加大,故要确保设备各机件在立体空间内相对位置的精确度达到较高的要求,使设备运转平稳,杜绝机械波的产生,各紧固件紧固牢靠,加强对设备的润滑管理,严格执行五定管理原则。
2、车速的提高必然对其前工序半制品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客户的质量要求和原棉的情况、设备的状况优化工艺设计,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稳定各工序成纱质量的品质。
3、车速的提高,对专件器材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锭子、筒管、钢领、钢丝圈、胶辊、胶圈等,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套。如果采用较高的锭速,建议采用平底锭子。钢领直径也建议要小一些。
4、车速的提高必然会引起车间气流的挠动,因此要加强清洁管理,减少飞花及偶发性纱疵的增长。
63.
如何控制赛络纺细纱管纱毛羽?
答:赛络纺纱线的毛羽控制除了普通环锭纺纱控制毛羽的措施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合理选择两根粗纱的间距。
2、要保证加捻三角区良好的对称形态。
3、防止导纱钩跑白线现象,以使捻度顺利上传,减少捻陷现象。
4、前皮辊前冲量要合理。
64.
氨纶包芯纱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断断续续的空芯纱是何原因?
答:空芯纱疵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氨纶丝断头后,外层纤维不断,继续纺纱,挡车工未发现或未及时发现,重新接头后无芯纱没有剔除或剔除不彻底,从而形成较长片段或短片段空芯纱。
其次,由于钢领与钢丝圈配置不当或使用周期过长,钢丝圈发热或钢丝圈上磨出利刃,把氨纶丝割断,氨纶丝回缩就形成短片段空芯。特别是包覆效果不良时,外层短纤维不能把氨纶丝完全包住或形成麻花纱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这种情况,而且这种空芯往往是密集地连续出现,整段纱线几乎失去弹性。
65.
如何利用纱疵仪分析纱线的内在质量?
答 :拿到一份纱疵仪的测试报告后,首先要查看纱疵折合十万米的总体数量的多少,对纱线的内在质量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其次是查看这些纱疵的总体类型,是粗节偏高还是细节偏多?然后根据纱线的用途,确定纱线内在质量分析的重点方向。再次是查看这些纱疵的分布区域,对这些纱疵形成的原因有一个大方向的认识。
如果纱疵在A1、A2、B1等左下角分布明显过高(指与乌斯特公报或正常纱线比较,不是与D4、D3等级别进行个数比较),问题一般是出现在原料和清梳工序;如果纱疵在D4、D3等右上角明显较高,问题一般是出现在后纺、清洁、操作等方面。然后根据纱疵类别和形成原因的大致分析,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纱疵级别,用仪器截取该类疵点,根据疵点的形态、色泽、内部结构等特征具体分析纱疵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