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随着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精梳机向高速、高产、高质新型精梳机方向迅速发展。我公司纺一车间自投产以来,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精梳机40多台,为满足广大客户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我公司精梳品种产品的质量水平,我们加大了精梳机梳理器件的工艺试验力度。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和研究,得到了一些经验,下面介绍我公司用锡林不同齿密提高精梳及成纱质量的试验。
一、锡林的梳理作用
锡林是精梳机构的主要梳理机件,它担负着梳理纤维须丛前端的任务,使纤维伸直平行,除去其中的短纤维、杂质和疵点。因此精梳棉条和成纱的质量与锡林的工作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精梳锡林对须丛前端梳理作用是这样进行的,当锡林针排转到钳口下面时,此时上、下钳板闭合,握持住须丛并将它压向下方,钳口和锡林间隔距逐渐变小,由于锡林各排梳针向前倾斜,锡林梳针很容易插入须丛从而进行分割梳理,一般梳针有4~5组,后一组梳针梳理点较多,与前组相比,后一组梳理得更充分,更细致。
二、精梳两种梳理的优劣及发展
精梳机主要作用是排除短绒,清除杂质,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与纤维的伸直度。在梳理过程中锡林与顶梳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精梳锡林担负着梳理纤维须丛的前端,而其梳理不到的部位,即分离纤维须丛的后端,包括钳唇的死隙部分和钳板钳持点后方的纤维的尾端,则由顶梳梳理。这部分纤维经过顶梳梳理后,剔除了短绒,排除了棉结,降低了杂质,提高精梳条纤维的伸直度。
精梳机对棉层纤维的梳理主要靠锡林与顶梳来完成,其中锡林承担着约80%左右梳理负荷,其余约20%左右未被锡林梳理的尾端由顶梳承担。由于锡林梳理多达几十排齿,梳理点多,因此在正常的状态下,对纤维梳理较为彻底。而顶梳只有一排梳针,梳理点少,顶梳对纤维梳理效果远不如锡林对纤维的梳理。锡林梳理点多,所承受的负荷较轻,每针尖所受负荷相对较小,顶梳梳理点少,每针尖所受负荷相对较大,因此顶梳的工作强度比锡林大,顶梳使用寿命也比锡林短。即便如此,顶梳的作用并不是可缺少的,虽然只有一排针齿,但其作用还是很大。
三、锡林齿密对精梳质量的影响
锡林对棉层纤维的梳理作用虽已很大,但通过改变锡林齿密仍可改善精梳质量。具体试验方案是立达E62精梳机32#(Graf Primacomb7015、Ri-Q-Top 30N/cm)和33#(S+U VARIO-COMB1295、S+U Top comb 35.326)。原料为100%长绒棉。
不同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33#精梳车针排为5组,总梳理点达39298且HDX顶梳针条35针/cm,比32#精梳车梳理点增加,梳理效果明显加强,落棉刻度调小后,落棉率基本相同,表明前者梳理更充分。为了查明梳理点增加后是否损伤棉纤维,我们利用Uster AFIS PRO对精梳条纤维长度、短绒和棉结进行分析(见表2~4)。
由表2可见,方案B、C精梳条中纤维长度与方案A相比没有明显下降,而落棉中的纤维长度有所增长,表明锡林齿密增加后,梳理加强,梳理更充分。
表3 锡林齿密不同短纤维分布
由表3可见,精梳条中短纤维含量方案B、C明显少于方案A,表明梳理点加强后并没有损伤可纺纤维。
总之,由表2~5可知,采用高齿密锡林+高齿密顶梳能有效改善精梳条的质量,尤其是棉结、短纤维含量、纤维伸直度方面,改善更明显。
四、锡林齿密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为了跟踪锡林齿密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我们在紧密纺品种CF9K上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列于表6。从中可以看出,条干水平两种梳理元件相差无几,强力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棉结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表6 紧密纺品种CF9K对比试验结果
在精梳品种JC11.7 tex上的对比试验,列于表7。结果再次证明,锡林齿密增加,梳理增强,精梳条的质量改善,最终提高了成纱的质量水平,尤其棉结,效果更加明显。
五、使用高齿密锡林注意事项
(1)S+U 1295型高齿密锡林维修方便,节约了成本。共五组,标识清楚。第一组为橙色、黑色;第二组为橙色、黄色;第三组为红色、米色;第四组为蓝色、米色;第五组为蓝色、米色。如果其中一组针齿损坏,我们可及时方便地更换。
(2)齿密增加后,清洁工作要加强,在生产中我们将清洁频次增加,否则针齿嵌花会严重影响梳理效果。
(3)梳理加强后,我们采用前进给棉方式,不仅节约了落棉,而且还提高了成纱质量。
(4)在试验中我们还发现,高齿密锡林不仅对长绒棉品种有所改善,而且在细绒棉品种质量上也有提高。
(5)高齿密锡林试验过程中,对精梳条和成纱手拣棉结没有改善多少。我们认为,高齿密锡林对大棉结的去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结 语
提高纱线质量应不断改变思路,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和学术,应不断总结和挖掘精梳梳理元件的潜力,如用高齿密锡林和前进给棉方式不但节约了用棉,还提高了成纱的质量。这与传统后退给棉优于前进给棉的精梳梳理原理不同。实践出真知。
作者:李洪艳 乐峰 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