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赛尔纤维具有棉的舒适性、涤纶的强度、毛织物的豪华美感和真丝的独特触感及柔软垂坠,瑛赛尔纤维的干、湿强力较大,织物耐用不易磨损,制造流程较为环保,成分为100%的纤维素,可自然生物降解,是国家生物基材料重大创新发展工程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生物基纤维材料。我公司近年来先后研发了瑛赛尔纤维普梳纯纺、精梳棉混纺、紧密纺混纺、赛络紧密纺混纺等不同混纺比例、不同纺纱形式、不同号数的一系列品种。本文以赛络紧密纺瑛赛尔纤维/精梳棉80/20 9.82tex品种为例,简要介绍瑛赛尔纤维混纺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
一、原料性能及选配
瑛赛尔纤维细度1.33dtex,纤维长度38mm,主要指标测试情况见表1。
棉纤维为新疆地方机采棉,平均等级三级,主体长度28.7mm,成熟度系数0.90,马克隆值4.3,比强度28.2cN/dtex,回潮率6.2%,16mm以下短绒率12.3%,含杂率2.2%。
1.1 原料使用及注意事项
由于瑛赛尔纤维吸湿性强,在混纺生产过程中容易吸湿,纤维分梳力增大,从而造成牵伸困难,纤维控制困难,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所以瑛赛尔在排包前要平衡3小时再排包,在车间放置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长期存放纤维吸湿过度。
为防止半成品、成品混纺比不稳定和出现色差问题,新疆机采棉要做好颜色匹配工作,尤其是上下包台间要做好对色工作。采用两道瑛赛尔预并两道混并,末道混并使用带自调匀整的并条机,合理排列棉条,保证混合均匀,减少混纺比不稳定造成的色差问题。
二、纺纱工艺流程
瑛赛尔纤维: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018混开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022-6多仓混棉机→FA106A型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24A型梳棉机→FA317A型并条机(预一)→FA317A型并条机(预二),制成预并瑛赛尔纤维条A。
棉纤维(地方新疆机采棉):FA002A型自动抓棉机→FA018混开棉机→FA103A双轴流开棉机→FA022-6多仓混棉机→FA106A型开棉机→FA046A型振动棉箱给棉机A076F型单打手成卷机→FA224A型梳棉机→FA317A型并条机→E32条并卷机→E65精梳机,制成精梳棉条B。
预并瑛赛尔纤维生条A+精梳棉条B:FA317A型并条机(混一)→RSB-D35C并条机(混二)→HY491A粗纱机→EJM138JLD细纱机→№21C型自动络筒机。
三、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配置及生产管理措施
3.1 清花工序
瑛赛尔纤维清花工序宜采用“勤抓少抓、多梳少落、柔和开松、合理分梳速度、减少纤维损伤”的工艺原则,各部打手速度以偏小控制,以减少纤维的损伤。为了保证棉卷成型,防止棉卷在梳棉工序退绕过程中出现粘卷现象,加大了棉卷罗拉压力,粘卷现象基本消除。同时控制棉卷的存量,备用棉卷全部用塑料布包好,避免棉卷吸湿过大,生产做到横排竖拉、先做先用。清花落棉率控制在2.5%以下。针对新疆机采棉短绒高、含杂高的特点,清花工序宜采用“少抓勤抓、早落少碎、以梳代打、少产生短绒”的工艺原则,适当提高各单机打手速度,各单机尘棒保持表面光洁,加大对籽屑、杂质、短绒的排除力度,减少纤维损伤,清花落棉率6.7%。清花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
3.2 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瑛赛尔纤维要兼顾梳理充分和减少纤维损伤两个要求,采用“多梳少落、轻定量、快转移”的工艺原则,在保证梳理充分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刺辊、锡林速度,保持合理的锡刺比,使纤维顺利从刺辊向锡林转移,减少刺辊反花。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状态,车间湿度控制在54-60%,梳棉落棉率控制在4.0%之内。锡林针布AC2030×01550D,道夫针布AD4030×01890,刺辊针布AT5610×05611,盖板针布MCH46。新疆地方机采棉梳棉采用“精梳理、多排除、少造绒,充分发挥气流作用”的工艺原则,合理控制前后固定盖板-锡林隔距,充分发挥棉网清洁器、除尘刀的作用,利用气流的作用及时排除杂质、短绒,梳棉AFIS棉结45粒/克,根数短绒率16.3%,杂质0,梳棉落棉率9.2%。锡林针布AC2030×01840D,道夫针布AD4030BR×02090,刺辊针布AT5610×05611,盖板针布MCH52。梳棉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3。
3.3 精梳工序
3.3.1准备工序
采用较小的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略偏大掌握,以利于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条并卷采用较大的小卷定量,增加棉卷厚度,降低小卷重量不匀率,减少破边、粘卷等问题的产生,湿度控制在54-60%,小卷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03%以内。精梳准备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4。
3.3.2 精梳工序
采用后退给棉,在给棉长度与落棉隔距保持一定时,采用后退给棉方式时落棉中最大纤维长度要比前进给棉时长,落棉率相对偏高,但后退给棉须丛重复梳理次数增加,梳理效果明显提高。落棉隔距越大,落棉率相对较高,梳理效果相对较好,落棉隔距每增减1mm落棉率约增减2-2.5个百分点。锡林齿条总梳理点采用51000齿,顶梳齿密采用29针/cm,确保梳理效果,提高棉条内部洁净度,棉结、短绒得到了有效清除,湿度控制在52-58%,精梳条AFIS棉结12,短绒根数3.8,杂质0,条干CV%3.6%。精梳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5。
3.4 并条工序
为了保证棉条均匀度及混纺比均匀,采用两道预并工艺,混一棉条排列方式为瑛/瑛/棉/瑛/瑛/瑛,为进一步提高棉条内部的抱合力,喇叭口逐步偏小掌握。为解决圈条拥堵和不下条的问题,适当增加预一、预二的前张力和圈条张力倍数,减少摩擦、减少静电,确保正常的生产状态,湿度控制在52-56%,末并并条CV%2.03%,末并混纺比瑛赛尔含量在80.1-80.7%之间。并条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6。
3.5 粗纱工序
赛络紧密纺细纱采用2根粗纱喂入,要保证粗纱条干的均匀度。合理设定粗纱定量,以减少细纱过大的牵伸负荷,为防止粗纱张力引起的意外牵伸,在保证粗纱不出“硬头”的前提下,粗纱工序采用“重加压、小张力、大隔距、较大粗纱捻系数、较大后区牵伸”工艺原则。粗纱集合器、喇叭口偏小掌握,加强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对边缘纤维的控制。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4-58%,以减少断头和静电现象,粗纱条干CV%3.94%。粗纱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7。
3.6 细纱工序
为提高成纱质量,改善条干、减少纱疵的产生,细纱采用“重加压、大隔距、较大后区牵伸倍数,柔性钳口隔距”工艺原则,由于要喂入2根粗纱,要保证喇叭口的位置与负压槽位置相对应,确保纱条在牵伸过程中平稳运行,避免纱条抖动造成的断头现象;双孔喇叭口口径4mm,间隔4mm;使用128目网格圈,网格圈清洁周期控制在5-7天。统一前皮辊位置并加强对检查,确保加捻三角区统一,提高纱线的股线风格;合理控制钳口隔距,避免出现细节或出“硬头”现象。使用恒张力新型吊锭,确保回转灵活,稳定粗纱退绕张力,避免回转过高或过低造成粗纱断头;合理搭配钢领、钢丝圈,控制好使用周期,在纺纱时用手电筒逐锭检查管纱气圈张力及纱线表面毛羽情况,减少棉结和毛羽的产生,相对湿度控制在51-55%。细纱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8。
3.7 自络工序
自动络筒机配置乌斯特电清,采用“小张力、慢速度、通道光洁”的工艺原则,在保证筒纱成型的情况下偏小掌握卷绕张力,定期清理槽筒、张力箱控制器、各处瓷牙及纺纱通道。要重点注意捻接质量,确保接头质量稳定、合格,捻接强力达到原纱强力的85%以上,相对湿度控制在66-72%。自络电清工序主要参数工艺配置见表9。
3.8 成纱质量
经过测试,瑛赛尔/精梳棉80/20赛络紧密纺9.82tex成纱质量指标见表10。
四、结语
瑛赛尔纤维/精梳棉混纺纱线具有强力高、触感优良、悬垂性好、吸水性好、弹性好等优点,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织物具有柔软悬垂、触感独特、飘逸动感、透气透湿、素雅光泽等特点,染色后色泽艳、饱满、色牢度好,尺寸稳定,不易变形,耐磨性好的多重优良性能,在当前流行的环保产品中占有较大的优势,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马敬宝 李兵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